非營利組織經營案例分析


非營利行銷


行銷(marketing)的起源眾說紛紜,有人說是源自十七世紀的日本,有人則說是發源於十九世紀中期的美國。但行銷在發展的早期,由於基本的架構尚未成形,所有的觀念仍處於混沌不明的狀態; 一直到一九六○年代早期,密西根州立大學的傑洛姆‧麥卡錫(Jerome McCarthy)教授提出行銷組合(marketing mix)的概念,也就是所謂的4P之後,行銷的基本觀念才算初步地落實。



  根據美國行銷協會(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)對行銷所作的定義如下: 「行銷乃是一種商業活動,主要的目的在於把生產者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,引導至消費者的手中。」由此定義觀之,似乎行銷的領域偏狹於商業交易的層面; 事實上則不然。除了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之外,非營利機構(例如政府組織、藝術團體、公益團體)也需要行銷的協助,才能順利地達成目標。甚至在講究個人包裝的時代,舉凡選舉、求職、男女交往等活動,無一不運用到行銷的概念。由此可見行銷的重要性。



  然而由於行銷在六○年代才由楊必立教授引進台灣,歷史並不算太長,因而產生了許多似是而非的觀念。台灣在七○年代之前,主要仍屬於勞力密集的產業,因而對行銷的依賴度並不深。隨著時序的推移,本地產業逐漸邁向工商業的資本密集時代,有心之士才驚覺到行銷的重要性。話雖如此,由於許多中小企業(甚至大型企業集團亦然)仍不脫當年草創時期的業務拓展作法,以為只要多找幾個能言善道的業務員,便能在業績上高枕無憂。甚至有「十個行銷企劃也抵不上一個業務員」的觀念。此種石器時代的想法,著實令人為其前景感到憂心。


  在行銷學的領域上,除了前述提出行銷4P基本架構的傑洛姆‧麥卡錫教授之外,另一位與其並駕齊驅的行銷宗師,自非西北大學的菲利浦‧科特勒(Philip Kotler)教授莫屬。科特勒教授著作等身的行銷學作品,早已被公認為本世紀的行銷經典;其影響力之深遠,自不待言。然而近年來,科特勒教授在近年來致力於非營利行銷的推廣,其著作包括有《國家行銷》(Marketing of Nations)、《博物館經營策略與行銷》(Museum Strategies and Marketing)與《票房行銷》(Standing Room Only)等,令許多渴望拜讀大師最新作品的商界人士如大旱之望雲霓; 而讀者目前手中的這本Kotler on Marketing,則是科特勒教授對本世紀行銷實務觀念的總整理,同時也對下一世紀的行銷展望,提出了其個人精闢的見解。



  不同於以往所有的行銷學作品,在這本為商業界人士所寫的Kotler on Marketing 中,科特勒教授特別強調了行銷是屬於一種「需求管理」(demand management)的過程。也就是必須在追求公司目標之時,對需求的程度、時機與組成要素發揮影響力。此外,科特勒教授也提到,處於此一超競爭(hypercompetition)的時代,唯有行銷反應快的廠商,才有獲勝的機會,此一觀點與今年四月份應邀來台的哈佛大學麥克‧波特(Michael Porter)教授之見解不謀而合。至於近年來頗受重視的資料庫行銷(database marketing)、關係行銷(relational marketing)、高科技行銷(hi-tech marketing)、網路行銷(Internet marketing)等觀念,在此書中也有實例的分析探討。



  繼前一本的《票房行銷:菲利浦‧科特勒談表演藝術行銷策略》(Standing Room Only: Strategies for Marketing the Performing Arts)之後,筆者很榮幸地能再次譯介科特勒教授的最新作品Kotler on Marketing。筆者在翻譯其間,曾多次就書中的內容,透過電子郵件與科特勒教授交換意見,並嘗試將討論的結果以譯註的方式,向讀者作更進一步的說明。而科特勒教授在百忙當中,仍能迅速地(幾乎是當日)對筆者所提出的疑問作出回應,在此謹向科特勒教授致上最誠摯的謝意。也許這正是他在本書中所提到「快速反應」的具體實踐。






參考資料:http://www.ylib.com/Search/pre_show.asp?BookNo=H1251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